近千只股票自10月以來高點回撤超20%
伴隨著白馬龍頭股不斷創新高,題材股乃至二線龍頭股退潮。象征大盤藍籌股的中證100、深證100R、上證50等三大指數,年內漲幅均超過30%,相對應的,象征中小股票的中證1000、創業板綜、創業300等三大指數,年內跌幅均超過10%。 今年以來,小市值股票4月到5月份出現了一段閃崩潮,7月左右又出現一段閃崩潮,最近這一現象重現。甚至,有的股票在一個月左右時間股價腰斬,還有不少股票短短幾個交易日下跌超30%。一些機構看好的股票也出現不少回撤。 證券時報·數據寶統計顯示,有近千只股票最新價較10月份以來高點回撤超過20%。其中,正元智慧10月20日股價一度高達86元,昨日收盤價只有42.91元,回撤幅度超過50%;智慧農業10月9日股價一度超過7元,現價只有3.73元,回撤幅度47%;*ST眾和、迪貝電氣、萬馬科技等12只股票回撤幅度超過40%,文化長城、皮阿諾、翔港科技等130只股票回撤超過30%。 有的股票下跌仍在繼續,比如昨日跌停的科森科技,8個交易日從最高50.99元跌至最新的34.29元;華資實業6個交易日從最高13元多跌至9.04元;名雕股份4個交易日從最高40元跌至最新28.12元等。 分析今年幾次閃崩潮可以發現,次新股、高估值、小市值股票等較為集中。這一次也同樣不例外。數據顯示,近千只回撤超20%的股票中,有177只股票是2017年以來上市的,120只股票是2016年以來上市的?;爻贩容^大的往往是次新股,回撤幅度前十的股票有7只是2017年上市的。 市盈率高的股票同樣也是此次回撤幅度較大的群體,157只股票動態市盈率100倍以上,312只股票市盈率在50倍至100倍。而從市值方面看,508只股票最新A股市值在50億元以下,還有274只股票市值在50億元至100億元之間。 對于一些基本面有支撐的、也出現不少回撤的股票,則可能出現籌碼被機構收集的情況。數據顯示,科恒股份成為回撤幅度較大、股東戶數環比大降、機構比較看好且業績大增的股票。該股11月15日股東戶數為13386戶,相較上一期10月13日的股東戶數大降超20%。 如何找到在下跌過程中機構可能收集籌碼的股票?數據寶從上述回撤幅度較大個股中篩選出三季報凈利同比增長超過20%、動態市盈率低于50倍、機構評級超過10家且一致目標漲幅超過20%的股票,合計共有31只,其中,好想你和特發信息也出現股東戶數環比下降的現象,體現了篩選邏輯具有一定合理性。 需要說明的是,個股的最新股東戶數為11月份,才能較大程度反映在回調過程中籌碼的變動情況。以萬里揚為例,該股在10月31日和10月15日有公布股東戶數情況,但11月份沒有數據,無法判斷11月回調過程中的籌碼動向。該股是榜單中機構一致目標價最高的股票,19家機構一致目標價達18.93元,遠高于現價。此外,兔寶寶、青島金王、山東路橋等股票目標價也遠高于現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