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據《銀行保險機構許可證管理辦法》的相關規定,現將本機構金融許可證及相關信息公示如下:
一、機構名稱: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:Ping An Bank Co.,Ltd.
二、業務經營范圍
吸收公眾存款;發放短期、中期和長期貸款;辦理國內外結算;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;發行金融債券;代理發行、代理兌付、承銷政府債券;買賣政府債券、金融債券;從事同業拆借;買賣、代理買賣外匯;從事銀行卡業務;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;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;提供保管箱服務;經有關監管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。
三、批準成立日期:1987年11月23日
四、住所:深圳市羅湖區深南東路5047號
五、機構編碼:B0014H144030001
六、發證機關:原“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”(現已并入“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”)
七、發證日期:2022年6月2日
八、經營區域: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
九、法定代表人:謝永林
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截至2023年末,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.9億人,占總人口的21.1%,而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,我國已成為老齡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。
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,更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平安與幸福。在可預見的將來,老年人對高品質、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將更加旺盛。
養老金融能夠為服務老齡化社會、促進銀發經濟發展提供重要支撐。2023年11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將“養老金融”納入金融發展的“五篇大文章”之一。近日,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《關于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的指導意見》,再次強調加快養老金融發展,明確養老金融產品需更加豐富,對銀發經濟、健康和養老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要持續加大。
在此背景下,平安銀行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和監管部門要求,將養老金融放在全行戰略的突出位置,積極構建包含金融及非金融的體系化、綜合化養老服務方案,以實際行動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。
發揮集團優勢支持“老有所養”
千百年來,“老有所養”一直是老百姓最樸素的愿望。
隨著經濟不斷發展、家庭觀念發生變化,當前,養老服務模式正由傳統的家庭贍養向居家養老、社區養老及專業化機構養老等多種模式并進演化。而這背后,離不開康養產業的發展,更離不開金融的支持。
目前,我國已形成“9073”養老格局,即90%的老年人居家養老,7%的老年人在普通社區養老院,3%的老年人在高端的社區養老院。老年人對于健康護理服務的需求日益旺盛?!吨笇б庖姟诽岢?,加大對健康產業、養老產業、銀發經濟的金融支持?;貞獣r代訴求、響應監管要求,平安銀行依托平安集團優勢以及平安壽險等兄弟公司資源,構建了“居家養老”“康養社區養老”兩大解決方案,健全養老服務權益體系,全面滿足客戶多元化養老需求。
居家養老方面,平安以“老人舒心、子女放心、管家專心”的價值主張,構建智能管家、醫生管家和生活管家三位一體的養老管家系統。該系統對接十大場景及到店、到線、到家的數百項服務,幫助更多老年人安享晚年。目前,平安居家養老已覆蓋全國50余個城市。
康養社區養老方面,平安打造了高品質康養品牌“平安臻頤年”。該品牌以“專業,讓康養有品質”為指引,以七維健康理念為服務基石,構建“尊貴生活、尊享服務、尊嚴照護”的康養服務體系,構筑覆蓋全生命周期的“一站式”養老解決方案,營建有有品質、有溫度的全新康養服務。目前,平安臻頤年已經在深圳、廣州、上海、杭州、佛山進行布局。
推動我國養老事業發展是一項綜合型的大工程,不能光靠在小處縫縫補補,更需以系統性思維為指引,推出體系化的服務。
當前,平安銀行著力優化升級更有溫度的“平安頤年會”服務體系,目前已經在全國搭建了頤年社群上千個、開設頤年門店40家,全國共30多萬頤年會員。平安頤年會通過一套完整的服務體系,從生活、健康以及財富維度,為老年朋友提供暖心守護。
豐富金融產品助力“老有所依”
2022年11月,人社部聯合財政部、國家稅務總局印發《關于公布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的通知》,標志著我國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啟動。作為中國養老金保險體系“第三支柱”的重要制度設計,個人養老金制度在一定程度激發了全民備老、養老意識。人社部披露的數據顯示,截至5月24日,已有超過6000萬人開通了個人養老金賬戶。
商業銀行是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的重要載體。作為國內首批獲準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商業銀行之一,平安銀行在平安口袋銀行App中建立了個人養老金專區,打造了覆蓋“開戶—繳存—產品購買—報稅支取”的全流程一站式個人養老金線上服務體系。同時,平安銀行堅持業務普惠利民,不收取年費、賬戶管理費、短信費、轉賬手續費等。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,全行累計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超110萬戶。
以個人養老金為切入點,為滿足跨年齡客戶的差異化養老投資需求,平安銀行還上架了149支不同的養老金融產品供客戶自主挑選。其中,針對老年客群追求穩健理財的特點,平安銀行打造了“平安存”等存款產品。同時,該行優選個人養老金公募基金產品,在申購、定投費率方面設置了折扣優惠,這類產品也受到老年客戶青睞。
在幫助客戶實現養老資產保值增值的同時,守護老年客戶的“錢袋子”安全也至關重要。對于老年客戶的消費者權益保護,平安銀行在適當性管理方面做了特別安排。針對長者購買中高風險等級以上的代銷私募產品,強化風險評估及管控。在金融教育方面,推出多樣、有趣的反詐專題活動,全方位助力老年客群提高金融安全意識。
優化適老服務促進“老有所樂”
線上化、智能化是席卷銀行業多年的風潮。這一趨勢為年輕人帶來了快捷、便利的體驗,但過度去現金化、業務辦理高度線上化也可能為老年人帶來不便。當前,在老年群體中出現的“金融排斥”問題,正愈發受到關注、重視。
今年2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《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》,明確金融業要聚焦老年人、外籍來華人員等群體支付不便問題提出解決方案。金融管理部門也曾多次強調,需將加強老年消費者權益保護,列為完善金融消保工作的重要一環。對于商業銀行而言,對銀行業務進行全流程適老化改造,更是金融為民的重要體現。
在線上,結合老年客戶“找不到”“看不懂”“聽不清”等操作難點,平安銀行推出大字版App,推動適老化和無障礙頻道建設,提升支付便利性,助力老年群體跨越“數字鴻溝”。改造后的版本,頁面交互更簡單、操作提示更清晰,將字體圖標放大,驗證碼的有效期也進行了延長處理,幫助老年人輕松在線辦理業務。
在線下,平安銀行持續進行適老化服務改造。在實體網點提供了無障礙通道、適老化設備設施,專人進行智能設備使用指導,講解金融防詐知識,并設置老年客戶VIP通道,全面提升老年客群對金融服務的獲得感、滿足感。
從網點出發,平安銀行還通過一系列“更懂你”的舉措進行服務延伸。平安銀行頤年卡是深圳政府委托平安銀行發行的、面向老年人群體的金融IC卡。為了做好這項金融便民服務,平安銀行深圳羅崗支行柜員吳晶文曾在一天之內冒雨為34位因行動不便、無法外出辦卡的老人提供上門服務,熱情周到、盡心盡責的服務得到老人及社區的一致表揚。這一微小的服務舉措,折射出平安人匯聚涓滴之力,承托老年人樂享“數智生活夢”的努力。
寫好“養老金融”這篇大文章,既需要從大處謀篇布局的高瞻遠矚,也需要從小處躬身入局的精雕細琢。
展望未來,平安銀行將持續秉承“專業創造價值”以及“專業,讓生活更簡單”品牌理念,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,用更有溫度的頤年服務生態,為我國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不一樣的平安力量。